永春陂濕地生態公園
目錄
基本資料
永春陂濕地公園位處臺北市最繁華信義計畫核心發展區,總面積約39,832 平方公尺,總水域面積6378平方公尺,蓄水量可達1.4萬噸。
google地圖資料、空拍圖
簡述說明
永春陂為台灣清領時期,福建省永春縣人闢建的陂塘,因而得名。自清乾隆年間即有漢人開墾耕作,為取得灌溉水源,便在四獸山下,依山勢地形築堤儲水為「陂」,當時為五分埔主要灌溉水源,因流路阻塞,陂床淤淺而成為耕地。後又因天然淤積和上游開採煤礦,礦渣泥沙沖刷流入陂內,因此逐漸乾涸,國民政府遷台後,設為永春陂營區,軍隊撤離後則成為閒置土地。
臺北市政府為恢復陂塘歷史風貌,將都市計畫住宅區變更為公園用地,歷經4年辦理用地取得、規劃、設計及施工,廣納各界意見,以「環境共生」、「滯水留水」、「調節氣候」、「永續教育」四個設計理念,重建百年陂塘空間場域,成為臺北藍綠帶樞紐,延伸四獸山系生態棲地,成為都市生態跳島,串連都市邊際的自然環境。
濕地公園第一個特色是透水鋪面,能增強對強降雨的抵抗,也以滯洪池的概念,設計很多凹下去的地方;原本軍營的土壤十分貧瘠,於是也做了土壤改造、生態復育,讓生物能回到濕地公園。第二個特色是循環經濟,建築業的循環經濟是新的概念,減少物質的使用,讓它循環,舊的建築物盡量利用。公園內除了有設置高架棧道之外,也有多功能展覽館的生態觀察窗,可以俯拍公園全景,也能有機會能夠近距離觀察到白鷺鷥與多種陂塘鳥類。並保留3棟舊有的營舍,作為服務導覽館、多功能館和志工辦公室,以作為環境教育的基地。
關注價值
園區中挖掘多個生態池,陂塘引流豹山溪及無名溪兩條溪流,兼具滯洪功能,並為此帶來豐富物種及環境資源,為承續原有陂塘風貌,以恢復既有生態為主軸,如翠鳥、五色鳥、白鷺鷥、蒼鷺、領角鴞、蝙蝠等棲地,及提供市民有更豐富的生態體驗,減少對環境的破壞,規劃生態復育區、教育區及遊憩區等三大區塊,並考量四季色彩更迭及生態環境,植栽挑選以誘鳥誘蝶且具四季色彩變化之喬木為主,種植能夠誘鳥誘蝶的植栽,並營造青蛙及水鳥棲息的環境。 永春陂濕地公園還有一個最特別的代言人——領角鴞。過去在台北市區其實是能夠看到貓頭鷹的身影,卻因為環境開發與人口增長,貓頭鷹的生活棲地也逐漸轉移到山上。而近期在永春陂濕地公園中已經可以看到領角鴞的蹤跡了,顯示出環境復育的成功,也歡迎離開市區的生物回家。
棲地/定點現況與面臨威脅
2020年3月才開幕的永春陂濕地生態公園還很年輕,生物們還在適應中,園區內就被一堆強勢外來種給入侵霸佔了,因為移入外來植栽、土壤、木材等,而有機會讓來自中南美洲的福壽螺、紅火蟻、非洲大鍋牛、吳郭魚、小花蔓澤蘭、銅錢草、非洲含羞草等外來入侵種的著地生長蔓延,造成在地原生物種威脅,並入侵到其生態空間,造成棲息地的競爭、食物的競爭、掠食、疾病傳染、基因混雜等,而維管工人人力有限,在和風吹拂、雨水澆灌之下,牠們滋生的速度超乎預期,嚴重影響當地生態平衡! 加上遊客的往來越來越頻繁,許多人為的破壞逐漸衍生,例如: 不當的放生、餵養野生鳥類等。 另外在豹山溪從獅山與豹山山谷流出,具有豐富的原始生態,每年4月有螢火蟲、6月有獨角仙,市政府規劃了與生物共行的專用道,能阻擋車子進入,但舖上碎石子後,蝸牛數量卻大幅減少,螢火蟲也相繼減少,在地居民期待能恢復以往的生態。
荒野的投入(過去-現在)
歷年議題大事記
2020年3月公園正式開幕
解說導覽
1/9 (六)工作團隊教案演練(組內試演)
3/6 (六)上午教案演練(親友團)
3/21(日)上午永春陂生態地公園解說自然體驗活動(正式對外導覽)
4/18 (日) 上午永春陂生態地公園解說自然體驗活動
5月~11月因疫情取消
12/19 (日)上午永春陂生態地公園解說自然體驗活動
環境教育
每個月的導覽解說環境議題:
議題一: 互動式問答探討公園生態化
議題二: 透過搶救濕地遊戲,讓民眾了解濕地的重要性
議題三: 永春陂濕地生態公園的四大特色,生態公園在都會區的重要性_生態廊道
專案合作
2022年六月將與台北市公園處辦理守護志工培訓
重要生態資源
未來展望
從今年3月開始,定期每個月的第三個星期日,由思春組夥伴帶領對外的推廣導覽活動,導覽活動以精采吸睛的故事屋開場,陳述了永春陂的古往今來,接著以溼地的重要性與推動公園生態化為兩大主軸,設計了活潑有趣的生態遊戲,經由沿途介紹永春陂生態現況,再導入外來入侵種、餵養等生態問題等,最後並邀請大家成為永春陂的生態推手,希望藉由一系列深入淺出的活動,導引參加的民眾重視公園的自然生態!
而目前棲地組和思春組夥伴正積極合作籌備永春陂守護志工的課程,預計在今年下半年能夠舉辦守護志工的培訓,希望能夠結合當地的居民及有志者,一起守護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,期待永春陂這個人工的濕地公園,有朝一日能成為人類和生物都能共存共榮的濕地天堂!
在地活躍志工
荒野保護協會陳德鴻老師在公園規畫初期,即被邀請協助濕地生態規劃,台北分會號召棲地組、親子團的夥伴多次針對強勢外來種進行移除,在公園棲地維護工作上,也花了相當多的時間人力!從去年11月開始,定期在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六,由棲地組帶領的棲地維護工作假期。 公園生態化的推動必須環境教育與棲地守護並進,荒野夥伴以一貫的熱情無私與行動力,先由棲地組番茉莉總組長與小圓綠貓組長號召棲地夥伴衝鋒陷陣,棲地守護打前鋒,接著解說前輩牽牛花募集解說組山椒魚、獵戶座和親子團的夥伴們,一起發想永春陂生態濕地公園的導覽教案,而思源組高蹺鴴組長則義不容辭的帶著夥伴們一起催生思春組(思源永春組),並邀請木蘭花擔任思春組長,接著許多來自各群組的思源之友們也都來支援力挺!